從遠古到近現代的各個不同時期,在中國傳統中鹿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由最初的圖騰轉化為吉祥符號,在吉祥圖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鹿在洪福延綿、長壽寧康、進祿加官、祥和瑞光等方面都富有深刻的吉祥文化意義。鹿紋原指鹿身上的花紋,古代人民認為鹿是一種神物,是人升仙時的乘騎。人們將其多用于瓷器裝飾紋樣。玉器中最早出現鹿紋是在商代,以后各代屢有發展變化,各具時代特征,其造型豐富多彩,寓意吉祥,應用廣泛,既是深受辦喜愛的裝飾紋樣,更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鹿在中國文化里,一般代表的是財富(和祿同音)和自由。鹿、祿《漢書.蒯通傳》:“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張晏注:“鹿喻帝位?!奔绰棺鳌暗摗苯狻H纭爸嘎篂?a href="http://m.117275.cn/tongdiao-ma.html" target="_blank">馬”是強權的強詞,“鹿死誰手”、“平原逐鹿”,都寓意于政治之爭。穿越中國歷史,它象征著“美麗、愛情、吉祥、健康、長壽、權利”。眾家一言:“鹿乃仙獸,自能樂性;鹿之一身皆益人”。
黃銅飛馬
在中國歷史上,鹿是歷史上諸多民族共同認同的文化圖騰,歷史上契丹人供奉鹿神,赫哲人在吉神中也供奉鹿神,鄂溫克人供奉阿隆神鹿、內蒙古的第一大城市叫鹿城、逐鹿中原作為爭奪天下的象征……鹿,是健康、祥和的動物,是生物進化的奇跡。早其,鹿經常作為人類的狩獵對象,鹿也是古人的崇拜圖騰之一。鹿,以它神秘的行蹤和優美的體態,贏得了人們的喜愛,又以它溫順的性格和多樣的用途,招致了無情的傷害。公元前14世紀段紂王建筑了“大三里、高千尺”的鹿苑,這是中國養鹿最早的文化記載,那時養鹿主要目的是食肉、衣皮、觀賞和祭祀。鹿是古代圖騰的象征,鹿崇拜表現之一,考古發現的巖畫和骨雕中,有關于鹿的形象。如西伯利亞發掘的新石器巖畫,刻有駝鹿及薩滿驅獸者圖像,在我國境內也發現了新石器時期黑龍江省密山新開流考古遺址的鹿骨雕鹿頭和鹿骨魚雕。鹿崇拜表現之二,是保存在民俗之中,鄂溫克、鄂倫春通過一系列祭祀活動來保障鹿群的興旺。宰鹿之后,鹿頭必須贈給鄰居,眼睛和蹄子要掛在樹上,這樣做,鹿的靈魂第二年才能脫生仔鹿。他們還有“封鹿”習俗,“受封”之鹿從此為“神鹿”,不許騎,讓它老死,死后葬在特設的窩棚里。他們認為神鹿能保佑家人安康,鹿群興旺。赫哲族也普遍信奉鹿神,他們的吉星神廟里供奉有公鹿神。滿族唐古祿氏供奉鹿骨,相傳其祖先吃鹿奶長大,才留下他們這支人。另外,這些民族還用鹿骨占卜。